
适应到底是先有了“量子波动速读”,从而忽悠人来学;还是先有了对孩子跑赢起跑线的企盼,从而催生了“量子波动速读”?这一点无需深究。市场条件下,需求引发供给,供给创造需求,都很正常。但像这种明显没有科学根据的翻书大法,是不是合法合规?这种可笑之至、拙劣之极的营销,是不是有欺诈的嫌疑?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
对于目前资管机构对衍生品的运用情况,上海东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明义表示,公募债券基金,特别是利率债,利用国债期货对冲是不错的选择,但目前的运用并不常见。保险资管对通胀的敏感度很高,商品期货衍生品具有对冲通胀风险的功能,也有利于提高资产配置的效率,但保险资金现在直接投入商品衍生品市场还在讨论当中。
(1)实际收付数据的申报。对于实际收付款不为零的数据,集中收付企业应按照《细则》的涉外收付款统计申报要求,通过办理实际涉外收付业务的境内银行进行申报,境内银行应将实际涉外收付款项中的交易编码标记为“999999-有实际资金收付的集中或轧差结算”。对于实际收付款为零(轧差净额结算合计值为零)的数据,境内银行应虚拟一笔结算值为零的涉外付款,交易编码标记为“999998-无实际资金收付的轧差结算”,集中收付企业应按照《细则》的涉外收付款统计申报要求,通过经办银行进行申报,“付款人/收款人常驻国家(地区)”为“中国”,其他必填项可视情况填报或填写“N/A”(半角大写英文字符)。 境内银行应在实际收付之日(轧差净额结算合计值为零时为轧差结算日或会计结算日,下同)(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前,完成实际收付款数据的报送工作。
4. 【国家发改委官员:今年出现气荒或是小概率事件】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处处长姜鑫民称,“总体而言,今年出现气荒将是小概率事件”。在供应方面,占据七成市场份额的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今年已提前对天然气供应市场进行部署,包括冬季燃气合同的签订等。这些都降低了今年出现气荒的概率。
去年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大爆发,业务亟需拓展,增资需求强烈。《投资者报》记者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近半年来已有至少8家消费金融公司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注册资本金,有的公司则是成立以来多次增加资本金或者采取多样化增资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对于密集增资的原因,中邮消费金融方面向记者表示,“增资潮”的出现一方面因为各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的注册资本金都较低,从3亿元至20亿元不等;另一方面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使得资本金与业务发展现状不匹配,增资成为企业良性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此外,行业出现密集增资,也反映出市场与股东方对消费金融公司的信心,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股东存款和同业拆借。
中泰证券笃慧、王仕进、卫辛研报认为,10月底以来北上资金的大幅净流入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提振:首先,10月底以来监管层在政策层面不断释放利好,在缓解股市流动性压力的同时,“政策底”逐渐明朗,带动A股反弹。其次,前期一些优质的白马回调,很多行业龙头估值已经处在较低水平,国际对比来看,A股对海外资金开始具备明显的吸引力。